晋江气体灭火系统的复燃概率
气体灭火系统的复燃概率受灭火剂类型、系统设计、环境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,以下是关键分析及数据参考:
一、复燃概率核心影响因素
灭火剂机理
化学抑制型(如七氟丙烷):通过中断燃烧链式反应,灭火后残留抑制物质,复燃概率低(约0.5%)46。
物理窒息型(如IG541、CO₂):通过降低氧气浓度灭火,若火源未完全扑灭或密封不严,复燃风险较高(CO₂复燃概率约1.5%-3%)46。
设计浓度与浸渍时间
设计浓度:需达到规范要求的最小灭火浓度的1.3倍(如七氟丙烷设计浓度≥8%)38。
浸渍时间:灭火剂需在防护区保持足够时间(通常≥10分钟),若时间不足,未完全扑灭的阴燃火可能复燃38。
防护区密封性
泄压口面积过大会导致灭火剂流失,削弱灭火效果。例如,门缝面积>0.03m²时,复燃概率增加30%-50%46。
系统可靠性
电源电流不足(如多电磁阀并联时电流超限)或气瓶泄漏,可能导致灭火剂未按设计量喷放,增加复燃风险15。
二、主流气体灭火系统复燃概率对比
灭火剂类型 | 灭火机理 | 典型复燃概率 | 关键控制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
七氟丙烷 | 化学抑制 | ≤0.5% | 确保设计浓度≥8%,浸渍时间≥10分钟36。 |
IG541(惰性气体) | 物理窒息(氧浓度≤12.5%) | ≤1% | 严格密封防护区,喷放后通风换气≥5次/小时68。 |
二氧化碳 | 窒息 + 冷却 | 1.5%-3% | 避免用于可燃固体深位火灾,加强通风46。 |
全氟己酮 | 化学抑制 + 冷却 | ≤0.8% | 优化喷嘴布局,确保覆盖均匀6。 |
三、降低复燃概率的关键措施
设计优化
均衡管网布局:确保灭火剂均匀分布,浓度偏差≤±10%38。
冗余电源配置:避免多电磁阀并联时电流不足,需增加电源箱或独立回路1。
施工与维护
气密性检测:每3年进行管网压力试验,压降≤1%/24小时56。
药剂纯度检测:七氟丙烷纯度≥99.6%,防止杂质影响灭火效能6。
环境控制
泄压口管理:按规范计算泄压面积(如七氟丙烷防护区泄压口面积=0.0075×Q×√(1/P))38。
通风设计:灭火后机械排风≥5次/小时,防止可燃气体积聚46。
四、特殊场景风险与应对
电力设施与数据中心
风险:电气设备余热可能引发复燃。
措施:增设温感探测器二次确认,延长浸渍时间至15分钟57。
化工厂与储能场所
风险:可燃液体或气体残留。
措施:采用组合分配系统,联动关闭燃料供应阀门26。
五、规范与标准要求
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(GB 50370-2005)
强制要求灭火浓度持续时间≥10分钟,防护区门应自动关闭并密封38。
《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
气瓶每3年检测,报废年限无缝钢瓶30年、焊接钢瓶20年,防止瓶体泄漏导致灭火剂不足45。
结论
气体灭火系统的复燃概率可通过科学设计、严格施工和定期维护显著降低。七氟丙烷因化学抑制机理优势显著(复燃概率≤0.5%),适合精密设备场所;而二氧化碳系统需谨慎用于有人区域,并强化通风措施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及行业标准,确保系统可靠性和环境适配性368。
热门推荐
更多案例-
2025-04-24
晋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问题答疑
以下是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常见问题的解答,涵盖设计、安装、维护及故障处理等方面:一、系统启动与喷放异常1.···
-
2025-04-24
晋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问题答疑
以下是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常见问题的解答,涵盖设计、安装、维护及故障处理等方面:一、系统启动与喷放异常1.···
-
2025-04-24
晋江全氟己酮(FK-5-1-12)特性、应用场景、技术优势及行业动态
一、全氟己酮的核心特性环保性能零臭氧消耗(ODP=0):不破坏臭氧层,符合国际环保协议248。极低温室效应(···
-
2025-04-24
晋江全氟己酮(FK-5-1-12)特性、应用场景、技术优势及行业动态
一、全氟己酮的核心特性环保性能零臭氧消耗(ODP=0):不破坏臭氧层,符合国际环保协议248。极低温室效应(···